前段時間,遼寧一女大學生在同學面前做自我介紹的視頻火了:“……我家是收廢品的,父母很累,我有個特別實在特別土的夢想,就是給我媽買個大別墅,他們干活特別累,然后把我養(yǎng)得也挺好的,想好好對他們……”
這段視頻收獲了近50萬點贊,沖上了微博熱搜,有網友夸她自信樂觀,懂得感恩;也有同樣是家里收廢品的網友佩服她具有說出父母是收廢品的勇氣。
確實,因為社會氛圍,并不是每一個孩子都能夠大方地介紹:“我家是收廢品的......”
從事收廢品的人們并不比其他人低一等,他們同樣是靠自己的雙手,養(yǎng)活了自己的家人。如果我們把目光放到他們工作的日常,會發(fā)現他們付出的辛苦比大多數普通人還要多。
從一年伊始到寒冬臘月,從薄陽初升到夜幕降臨,都有他們艱苦勞作的身影,他們在風雨里奔波,只不過是為了給家人更好的生活。
日夜堅守在城市各個角落的廢品從業(yè)者卻鮮少被人注意,他們成為了很多人口中“不體面”的人,即便創(chuàng)造出巨大的貢獻與經濟價值。
商務部發(fā)布的《中國再生資源回收行業(yè)發(fā)展報告(2018)》顯示,全國回收行業(yè)從業(yè)人員約為1200萬人,再生資源回收企業(yè)數量為9萬多家,創(chuàng)造了 7550.7 億元人民幣的回收總值。
而翻垃圾箱撿瓶子雖然技術上很落后但并不低效率,根據人民大學2015年出的《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狀況評估》,中國人均垃圾清運量1.12公斤/日,僅次于統計中的中國香港和美國。
在過去幾十年,我國的廢品回收體系一直沒有得到完善,但與一些發(fā)達國家相比,我國的廢品回收率卻遠高于它們。取得這個成果,靠的就是全國各地的廢品回收人員。
這樣一群人靠自己撿拾廢品的雙手為政府節(jié)省每年數億元的垃圾處理費,以及超越歐美的回收效率。
現在,國家正大力提倡綠色經濟的發(fā)展,廢品回收行業(yè)是促進國家完成雙碳目標中十分重要的一環(huán)。行業(yè)不僅需要新技術公司的加入,也需要辛苦奮斗的個體戶們。
如果我們能夠經常進行廢品回收,給予廢品回收員更多的關注與關心,讓他們從隱匿的角落走出來,就能夠大大地增加他們的社會認同感。
北京地鐵站“僵尸自行車”泛濫 廢品站都不愿收太原小店區(qū)拆除3處馬路廢品收購站氧化銅知識一個收廢品的人,如何把21名企業(yè)家送入監(jiān)獄鄂爾多斯市東勝區(qū)一廢品收購站被罰武漢老人背著家人撿廢品落水 67歲救援生員將其救上岸父親去世母親出走 七旬爺爺撿廢品供孫女讀書西寧將建311個再生資源回收點